2019年12月19日下午,国际顶级设计大师杨超教授来到浴星湖大讲堂为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名为《我的后传统设计理念,从本土元素到国际风格》精彩的讲座。讲座由艺术设计学院刘长万院长亲自主持,场内座无虚席,师生们认真聆听。
第一部分:设计求学
讲座开始,杨超教授讲述自己的设计求学之路的艰辛、困难。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自己对设计的执着与追求,告诉同学们:不断积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杨超教授又从走进景德镇,爱上陶瓷文化,与传统结缘,传统陶瓷元素与国际风格融合,走向世界两个方面开为同学们讲述创作过程要注重“在设计",如何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这样既保留了原始的传统元素,也可以将传统文化继承下去。
第二部分:设计师的国际化视野
杨超教授的作品不仅有明显的中国元素,而且还有很浓厚的国际化的设计表达成分。他将中西文化巧妙融入设计作品,通过作品“翻译”让西方人看懂中国文化。这样的传达理念源于他留学德国和芬兰时对“什么是设计”的新的思考结果。杨超教授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生动的个人设计案例为师生们讲述设计的点滴“故事”,分享创作理念和面对问题时的解决方案:
第一:欧洲的设计与再设计表达,将材料进行再利用,把传统工艺与时俱进成一个新的现代性的工艺。
第二:以中国元素的国际化设计表达,用情感的传达,审美,图文识别性以及版式的风格在设计一个新的作品。
第三:国际视野下看设计,将中国双流校标与世界QS100强校标进行对比。
第四:把海报做的不像海报,跳出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实现跨界将视觉传达借助其他的科学手法来呈现出来。
第五:废品也是一种作品,以2019年的蚂蚁金服为例,告诉大家做坏的陶瓷一是一件美丽而又有趣的作品。
第六:视觉传达设计的跨界,提升设计师和设计品的价值。
第七:作品投稿到国内外设计竞赛,好的作品需要推广,好的设计师也要推广。
第三部分:刘院长的讲话
杨超教授也开始思考一个命题: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国元素如何能以当代设计的语言和手法来进行“翻译”,让西方人能够理解并认同和接受中国的文化。而他的设计恰是将中国文化进行“翻译”,以使他们能够看得懂,并产生兴趣,坚定了中国的就是世界的,做一个国际化设计师的目标。
杨超教授希望同学们从现在开始,认真学习,奋发有为,立志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国际化设计师,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