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案例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

作者:吴胜男 时间:2021-05-07 点击数:

一、提出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质,另一方面是中国民族风貌的一种体现;当今,多数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很多不足,并且在传承传统文化上亦存在漏洞,这一现状在青年大学生中较为明显。因此,如何在高等院校中有效并有质的促进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当前值得去探索的一个课题。

于中华传统文化自身而言,它代表着民族历史上道德的传承、各种文化思想以及精神观念形态,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大学生一直以来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深度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以及做法。

就大方面而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现如今,随着中国在国际中发挥作用的加大,并且世界各国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求亦愈加强烈,但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来讲,其存在着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的现象。为此,文化教化在这里发挥的作用便会尤为突出。

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大学生的队伍正在逐渐壮大,在社会发展和国家的建设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力量,青年大学生自身的内在素质将会直接对社会的发展方向造成影响。然而,当前在高等院校中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却存在脱轨现象。在高等院校中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倘若破除掉旧的东西就无法建立起新的东西,不先堵住河道就没办法让它以后更好的流动,不先停下来歇一会就不能继续向前进

二、提出目的

笔者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是唐代名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名言,意思是说,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其根部,因为根深方能叶茂;要想使水流得长远,必须疏通其源头,因为源远才能流长。简言之便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三、提出思路

(一)戏曲文化的传承

提到中国文化便要讲京剧,京剧在近代史几百年中是可以代表中国的,而且笔者认为它可以代表东方,因为它是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中的其中一个,这个就是我们的思想,中国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色彩,你要让颜色由内而外的浸透。倘若在高等院校中对大学生进行戏曲喜欢及了解程度的问卷调查,恐怕喜欢及了解所占的比例是少之又少。举个例子:北方北京曲艺中的三弦,三弦是我国传统民族的弹拨乐器,音箱方形,两面蒙皮,侧抱于怀演奏;这个对于非专业学生而言多数大学生皆甚少了解,更别谈演奏了。

其实戏曲文化不单单只是中国戏曲学院或者专业人士来进行传承,张云雷用相声来传播中国戏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京剧、评剧、太平歌词等传统曲艺在年轻人中流行;霍尊将中国风音乐和京剧戏腔创新演绎中国传统文化,激发青少年对中国风音乐曲艺的兴趣;他们用自身独特的方式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播,而对于其他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而言,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来进行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进行传播。

一方面,在学校中有着各式各样的学生社团,目前在学校现有的社团中唯独缺少一个可以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及学习传统乐器相关知识的社团,也许提到乐器学生们第一个想到的社团便是吉他社,吉他是当前的流行乐器,但筑在秦汉包括在先秦时期是非常主流的乐器,估计比今天的小提琴或者吉他还要主流。在高中课文中曾对高渐离击筑送别荆轲便对筑有了一定的印象,倘若在大学社团中设立了相关的学校社团亦不失为一种传播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当然社团在组建之后需要很好的运营,相对于其他社团而言此社团并非只靠学生便能完成,毕竟中国的传统戏曲文化及乐器文化是博大而精深的,这便要求需要有具备这方面过硬知识的专业人士来进行“掌舵”,这样方可更好更准确的进行传播。

另一方面,学校本身具备三大主题活动,而活动中其中所呈现的一个文化便是民族文化,民族美原先便是一种国风之美,用本身民族的特色去传播国风之美。这里笔者想表达的是在活动呈现上可以融入含有戏曲文化的节目,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无形的影响当代大学生。黄霑是上个世纪香港最知名的音乐制作人之一,是将在中国传统文化音律融入流行音乐的代表人物,《沧海一声笑》、《男儿当自强》现已成为经典,但这两首歌皆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另外《落花情》这首歌亦化用了许多古人的成句,比如一开头“问君几多愁,叹息双泪流”便同时用到了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中的句子和唐代诗人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整首歌大概用到十九首古诗词。因此,学校可以引进相关的戏曲文化,即使是腔调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倘若部分学生能够将戏曲文化与歌曲进行融合那影响效果更甚,值得注意的是文化的传承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极为注重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这里提到通过歌曲的创新来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当前多熟古风歌曲中里面加了戏腔,但却并非是专业戏腔,只是有这个调调,把戏腔改的更年轻化或许真的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去热爱戏曲。到底应该以什么方式来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热爱我们会产生探索的愿望;因为兴趣,我们会跨越一切门槛,青年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兴趣,本身就值得珍视值得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才有机会在年轻人中间传播,因此这便联想到学校的黍篱汉服社。

(二)汉服文化的传承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生活里面教我们如何去形成一个良好人格的人,我们需要做的便是赋予汉服生活的意义,而不是简单的进行着装,让汉服文化变得更具亲和力,更易去接触。汉服文化从三皇五帝延续至今(清代被迫中断),通过连绵不断的继承完善着自己,汉服文化是一个非常成熟并自成体系的千年化。在当代,汉服文化正在通过汉服运动这一民间文化运动形式逐渐复兴,而在我们学校所更能体现的便是黍篱汉服社的设立。对于黍篱汉服社对汉服文化的推广,笔者认为不能单单只从服装展示上去进行传播。

在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将汉服文化与传统艺术相结合,一些传统的艺术形式,如传统乐器演奏、茶道、香道等表演,以古典雅乐为典范,用写意的手法,将抽象的古典灵魂元素或符号融入新雅乐中,使得在思想形式上体现出古典音乐的肃穆、庄严、宁静之美;而在表演形式上,汉服的出现完全可以满足形式感的需求,对于汉服文化的传承需要在以往的常规上进行创新,这也许是黍篱汉服社传承汉服文化传承方面的其中一个发展方向。

(三)酒文化的传承

将中国传统文化中间对于审美的追求能够用国风这两个字把它充分的发挥出来,这应该便是国风在当下一个很重要的意义。那何谓国风?国风便是国粹之风,而国粹之风便由文化自信来体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越多,才能够更加自信,而传统是一条河,是流动的,用当代人的语言去表达,这个便是所谓的现代国风。酒礼突出体现在古代酒宴上,其中一些礼仪、礼节延续至今。如中国大部分地区还保留“三巡”的习惯,无论待客还是朋友相聚,首先要通喝三杯;酒宴上晚辈或下级要主动敬长辈或上级酒,敬酒时,晚辈或下级在碰杯的时候,酒杯要低于对方,以示尊敬;又如酒桌新上的每一道菜都要首先转到主位等。这些其实都体现了中国酒文化的礼仪要素,这是一种不成文但力量强大的礼仪。这些礼仪要素的重复、强化最终会对人在生活中的思维和行为产生影响,发挥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酒桌上的长幼有序、尊老爱幼、以敬为礼、谦和礼让既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反过来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强化。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所提倡的调酒文化便是对传承酒文化的一种创新形式,在进行调酒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涉及到承载酒的容器,自然便会涉及爵、盉(温酒器)等器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相应的传统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传播形式需要随着社会的改变而变化,鸡尾酒是当今社会较为流行的,所以在进行酒文化的传播时,可以将相关知识充分的融合进去,以此来达到传承效果。由此便也引申到另外一个问题壁画的传播。

(四)语言文化的传承

语言首先便是字,其次便是词,词再成句。

对于学校而言,可以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应用于学校中去,在学校举行“校园汉字听写大会”。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提笔忘字”现象越发严重的今天,该活动寓意唤醒更多的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以此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汉字之美。

与此同时,有相当一部分成语都有其历史出处,比如:一剑霜寒,它出自晚唐诗僧贯休的《献钱尚父》,其中“满堂花醉三个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两句最为知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有必要将语言文化在学校进行传播。

四、打破传统认识,这才是传承

大众所了解到的是敢于刺杀秦王的荆轲,而《红颜》里的荆轲却是一个那么柔软的荆轲,他可以对他爱的人讲,这一世的英名我可以不要,只求换来红颜一笑,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青史与红颜、道义与爱情之间的一瞬间的一点点犹豫和摇摆,荆轲才真的是荆轲。从这个角度来讲,在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时,学校可以重视培养传统文化的创新思维,从这里衍生的另外一个关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可以鼓励学生宿舍用中国文化装饰元素对寝室进行装饰,并进行寝室文明文化的评比,打破以往的寝室文明,以此来影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另一方面,打造具有学术特色的科室文化以及具有“红砖”气质的书香进校园,再举行淡雅而细腻的书法绘画展,以及主题鲜明的摄影作品展,知识与艺术相融的学员才艺展,以此来创造一场文化的饕餮盛宴。

五、总结

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吴胜男)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宏福大道2888号   邮编:330100

版权所有©中共欧宝手机网页版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