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案例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作者:邱刘忠 时间:2021-06-11 点击数:

一、案例概述

2018级1名女生,在入学第一学期第一个月各方面表现优异,积极参加军训,团结同学,上课认真听讲,经常坐在前排,积极参加学院和学校组织活动,在班级表现活跃。好景不长,于2018年12月经常有行为异常现象,接下来的时间均发生上课迟到,在班级表现精神萎靡不振,宿舍同学说该生时常一个人偷偷哭泣,一个人发呆,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和该生聊天发现该生有自杀倾向、厌学、休学同时还有受迫害臆想。

二、案例分析

从该生的行为及聊天和观察的反应来看,初步得出该生有抑郁症和臆想症,表现症状是精神萎靡不振、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厌学、休学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失去兴趣,沉默寡言同时还很排斥父母,严重时伴有幻觉、妄想、紧张症状手心出汗等精神病性症状。自九月份入学以来短短两个月突然精神发生巨大变化,身边同学明显觉得该生和入学前一个月的不同。

三、帮助教育

在发现该生情况后,第一时间先让同宿舍的同学监督该生在宿舍情况,同时安排班委观察该生在班级表现。时常与该生聊天进行心理疏导,找到病症所在。调查清楚短短两个月里发生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家庭原因还是同学原因?在经过大量的走访调查,发现形成该生产生抑郁症、臆想症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该生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父母较为严厉,该生小时候受过父母严厉的批评教育,留下心理阴影,情感敏感脆弱。

2,刚入学时由高中紧张压抑的氛围中突然解放,一时间心理活动较大,尤其在大学里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在经济上开销较大,对于刚步入大学生活的学生来说有心理上的负担。

3,该生把父母给自己的学费花掉了一部分,不敢与父母说明情况,导致学费未交完,心理产生较为大的矛盾。在与该生聊天时该生就明显表现出厌学的情绪。

根据以上实际情况,首先以父母为突破口,做好父母的工作,向该生父母说明原因,同时安抚好学生激动的情绪,由父母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袒露心声,疏导该生与父母僵硬的关系。另外在经济上帮助该生缴纳学费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最后定期与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在班级内安排该生经常参加活动,充实该生的日常生活。经过上述几方面,该生经过两个月的治疗疏导,精神明显有好转。在班级内恢复至刚入学时开朗活泼,积极向上,按时上下课,从不迟到缺课。通过与该生父母聊天发现,该生每周定期向家里打1-2次电话,向家里分享在大学所见所得,与父母关系融洽。

四、案例心得

抑郁症是一种存在普通学生心里的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尤其是在高三结束后,心情突然放松,空闲的时间较多,又结识很多新的朋友,这种一起一落得心理跌幅,更容易滋生学生内在的空虚感、寂寞感,对于意志力薄弱者,家庭发生变故或者自小性格敏感者更容易走上极端。作为一名教育者时常在第一线,应该多从“问题”学生的性格、能力、家庭等方面,层层入手,一点一点发现根本的问题,发现矛盾点,通过问题结合学生实际的心理状况对症下药,拿出有效的完整“药”治疗心理问题学生。

(国际商务学院 邱刘忠)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宏福大道2888号   邮编:330100

版权所有©中共欧宝手机网页版委员会